3.7 地震屬性原理及成圖步驟
地震屬性(seismic attribute)指那些由疊前或疊后地震數據,經過數學轉換而導出的有關地震波的幾何學、動力學、運動學或統計學特征的特殊度量值。
振幅類屬性包括瞬時振幅、均方根振幅以及最大能量、平均能量等及其衍生的一系列屬性,其作用能反映流體的變化、巖性的變化、儲層孔隙度的變化,用于地層巖性相變分析,計算薄砂層厚度,識別亮點、暗點,指示烴類顯示,識別火成巖等特殊巖性。
頻率類屬性包括瞬時頻率、主頻以及帶寬、波數等及其衍生的一系列屬性,其作用可揭示裂縫發育帶、含氣吸收區、調協效應、巖性或吸收引起的子波變化。
相位類屬性包括瞬時相位等及其衍生的一系列屬性,其作用可確定地層的接觸關系。
地震屬性提取操作步驟(以均方根振幅為例)如下。
1.在地震屬性提取之前應對所用層位進行層插值:Basemap→Tools→Horizon Func-tions,打開層插值窗口(圖3-34),注意在進行層插值前應備份原始層位。
圖3-34 層位插值窗口
2.啟動地震屬性提取模塊:Application→Seismic→Seismic Attribute Toolkit,進入地震屬性提取界面(圖3-35)。
Model:Time;
Survey:選擇需要進行屬性分析的Survey、Class以及進行屬性分析的范圍(圖3-36)。
3.Horizon Attribute(CSA)→Computed Seismic Attributes→RMS Amplitude進入均方根振幅提取對話框。
圖3-35 Seismic Attribute ToolKit對話框
圖3-36 屬性提取Survey參數設置
4.Windows Specification提供了3種縱向上提取屬性的方式。
(1)Single Horizon(圖3-37):這種方式以一個目的層位為起點,以Es31_2為基準面,通過Direction→Above/Below確定一個時窗,如圖中是以Es31_2為中心向上、向下各開100ms共200ms的時窗。
圖3-37 Single Horizon地震屬性提取對話框
(2)Horizon-Horizon(圖3-38):這種方式以兩個層位名作為基面,通過頂底層位確定時窗。另外這種方式還可以在兩個層位處向上/向下開時窗,以利于對目的層位特征的研究。
圖3-38 Horizon-Horizon地震屬性提取對話框
(3)Z-Z(圖3-39):這種方式不依靠層位,可以根據Start Time和End Time設定時窗。如圖中所設定的時窗為縱向上100~500ms。本次以Horizon-Horizon為例。
圖3-39 Z-Z地震屬性提取對話框
5.選定目的層位的頂底界面Es31_2_hh和Es32_2_hh,輸出層位選擇Es32_2_hh(輸出層位可自行命名)(圖3-40)。設定完成之后,點擊OK,進入Seismic Attribute ToolKit,點擊run。
圖3-40 Horizon-Horizon方式提取RMS振幅
6.地震屬性的顯示,Basemap→Post→Interpretation→Horizon,選擇屬性輸出的層位名,Attribute選擇屬性名如圖3-41所示,地震屬性顯示如圖3-42所示。
圖3-41 地震屬性的顯示方法
圖3-42 地震屬性RMS振幅的平面顯示